本文共 1086 字,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 分钟。
1、名词说明
1)主系统 制作Linux系统并不是在一无所有的裸机上完成的,需要一个帮助我们制作系统的系统,这个系统就称为“主系统”。我们制作的系统就是依靠这个主系统来逐步完成的,因此主系统的选择非常重要。 2)目标系统 目标系统就是我们要完成的系统 3)临时系统 在制作目标系统 的过程中会有一个小型的过渡系统,这个系统在辅助制作完成目标系统后就不再使用了,所以称为临时系统。 4)编译工具 将Binutils(汇编工具)、GCC(编译器)合称为编译工具。 5)工具链 将Binutils(汇编工具)、GCC(编译器)和GLibc(标准C函数库)的组合称为工具链,有时候也会将一些需要用到的函数库作为工具链的一部分,使用工具链生成的可执行文件总是使用该工具链中的函数库。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,各个阶段都会产生工具链,为了能清楚并准确的表达某个工具链,对各个阶段的工具链名称做如下规定: 原工具链:主系统的工具链 预工具链:用于生成临时工具链的工具链 临时工具链:用于生成临时系统的工具链 目标工具链:用于生成目标系统的工具链 6)辅助命令 在编译软件包的过程中,除了工具链以外还需要一些命令的参与,如make,这些命令合称为辅助命令 7)工具链环境 将工具链连同辅助命令合称为工具链环境,不同的阶段会出现不同的组合,下面对各个阶段的工具链环境的称呼做如下规定: 预工具链环境:预工具链+主系统的辅助命令及基本函数库 临时工具链环境:临时工具链+临时系统中的辅助命令及基本函数库 目标工具链环境:目标工具链+目标系统中的辅助命令及基本函数库 8)运行环境 在一个运行的系统中可以存在多个不同的环境,这些环境中有各自的根目录及环境设置,这样的环境称为运行环境。在制作过程中各个阶段会处于不同的运行环境,这里对称呼做如下规定 主系统运行环境:----- 目标系统运行环境:目标系统所在目录为根目录的运行环境 9)纯净度 这里的纯净度并不是一个计量单位,而是用于表达某系统与其它系统的相关性,如果一个系统的运行依赖于另一个系统,那么这个系统是不纯净的。我们的目标是制作一个完全独立运行的系统。而且不管主系统是什么,只要目标系统制作出来了,那么目标系统就不会因为主系统的不同而有差异。 10)头文件 用于编译的一类文件,一般以.h作为文件的后缀,存放了函数的接口描述、结构体信息等程序设计相关的内容。 2、源代码的编译过程最新内容请见作者的GitHub页:
转载地址:http://ozitl.baihongyu.com/